咨询热线:0536-7601368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耀皮玻璃二度“易主” 上地集团或借壳上市

内容展示
 

二度“易主”的耀皮玻璃迎来了新的实际控制人———上地集团,在资深人士看来,上地集团入主耀皮玻璃,是国资企业改革的重要步骤,但不排除前者有借壳上市的动机。

耀皮玻璃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国资委”)麾下的三级企业,一年前便是,一年后还是。不同的是,它从国资委的一个盘子,移到了另一个盘子,这一移,耗时一年之久。

1124日,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建材”)由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盛”)所持有的100%股份,已经无偿划转给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地集团”)

但早在去年922日,耀皮玻璃便发出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提示性公告,928日,双方签署了权益变动相关文件,并于同年1013日,上地集团公开披露此项变更报告。

对于上地集团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旗下多了一家上市企业,还意味着终于又有了一个上市平台。对于耀皮玻璃来讲,“搬家”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已非首次经历,而上地集团成为耀皮玻璃的实际控制人一事落地之后,耀皮玻璃二度“易主”。

针对此事,耀皮玻璃方面表示:日前,工商变更手续已经完成。与此同时,一位房地产行业资深研究人士则表示:上地集团入主耀皮玻璃,是国资企业改革的重要步骤,但不排除前者有借壳上市的动机。

从“归类”到“归属”

对于上海国盛剥离耀皮玻璃,无偿转让给上地集团一事,耀皮玻璃证券处事务代表黄冰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上海地产集团主营房地产业务,对下游玻璃企业实施产业控制,将有利于耀皮更好地发展”。

资料显示,耀皮玻璃前身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有限公司,于1983年成立。后于1993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国内玻璃行业中首批上市公司之一。2011年,上海耀皮玻璃集团正式成立,母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耀皮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一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学者张东教授分析道:“国资委调整资产结构实属正常现象。过去,企业是被归类,但是当产业链中某家企业出现问题时,容易使其他企业受到牵连,现在,为了适应和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吸纳不同类型的企业以谋求多元化发展,成为资产结构转型的潮流。”

据了解,上地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对上海市国有房地产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成立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注册资金42亿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底,上地集团总资产1201.6亿元,净资产279.65亿元。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土地储备前期开发和滩涂造地建设管理,以及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服务。

上地集团的入主并非耀皮首次“易主”。此前,耀皮玻璃已有“过户记录”。早在2011121日耀皮玻璃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接到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过户登记确认书,上海耀华玻璃厂所持公司计1.18亿股国有法人股无偿划转给上海建材集团的过户手续已经办理完成。

自此,上海建材以26.33%的持股比例成为耀皮玻璃第一大股东,而上海建材的全资集团上海国盛则成为耀皮玻璃的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上海国盛主要开展非金融为主、金融为辅的投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产业研究和社会经济咨询等业务。同时聚焦上海市先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承担上海战略性产业项目投资,是上海市参与大型客机项目实施的出资主体,占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股本的26.32%

不难发现,上海国盛这位大佬近几年的动作确实比较频繁。2014年初,先是剥离了上海蔬菜集团,一位接近国盛的人士称其原因为蔬菜业务并不盈利;同年77日,完成了长江计算机集团的协议转让;在不久之后的715日,再次公开挂牌转让上海建材整体股权。

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上海国盛剥离上海建材的原因似乎与蔬菜集团相似。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翻阅耀皮玻璃2015年第三季度报发现,其1-9月份的营业收入为19.79亿元,2014年同期营业收入为21.62亿元,同比下降8.44%;同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竟跌至-0.89亿元。

耀皮玻璃的业绩下行似乎印证了河北省一位相关证券人士的说法:“在建材行业低迷的态势下,为将旗下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对其实施重组,也不失为集团剥离企业的可能性之一。”

对此,“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事实上只是产业链的归属问题,不能称之为收购,只能说是管理者变了”,耀皮玻璃相关负责人赵先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诚然,上海国盛一系列的重组动作,都是国资企业改革的缩影,而耀皮玻璃的两次过户亦是如此。那么,对于上地集团来说,摇身成为耀皮玻璃的实际控制人又意味着什么?

上地集团欲借壳上市?

“上地集团成为耀皮玻璃的实际控制人以后,不排除其欲借壳上市,通过单一企业上市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动机。”一位房地产行业研究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日前,上地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仍未上市。但是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上地集团谋求整体上市的步伐由来已久。

早在2010517日,上地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金丰投资(600606.SH)和中华企业(600675.SH)便发布公告表示,因控股股东上地集团正在研究关于公司的重大事项,故停牌5个工作日。当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举为上地集团谋求整体上市的动态,但结果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47月,中华企业、金丰投资曾分别发布公告,称其国家股已从原控股股东上海房地(集团)有限公司名下划转到上海地产集团名下。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业内人士都将两者作为上地集团的上市平台,直到绿地集团收购金丰投资,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耀皮玻璃实际控制人的变更,我不便多说,但是绿地是个背景,上地集团也是同样的背景。”一位接近耀皮的知情人士隐晦地透露道。在追问是否上地集团将耀皮玻璃作为新的上市平台时,该知情人士拒绝继续回答,并称“我们都签订了保密协议”。

所谓的“保密协议”并不便随意揣测,但“绿地是个背景”却值得深究,这与上地集团旗下的金丰投资有着密切关联。

今年818日,绿地集团重组金丰投资事宜尘埃落定,前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中资地产公司。自此,中华企业成为上地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据悉,中华企业主营房地产开发业务,与上地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一直被业内诟病。与此同时,中华企业近几年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并不利于上地集团将其作为最优的上市平台。

资料显示,中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2014年度末为81.9%,在2015年第三季度末上升至85.3%,且业绩预告为亏损。一般来说,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就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可能导致现金流不足,从而引起资金链断裂,如若不能及时偿债,会导致企业破产。

相比之下,耀皮玻璃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正常范围内变动,2014年末为51%2015年第三季度末为55.2%,虽然受到上游企业的影响,但资产情况还算比较正常。不得不说,如果作为上市平台来说,耀皮玻璃在资产方面的优势胜过中华企业。

一位经营证券投资行业十多年的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耀皮变更实际控制人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动作。一般来说,企业改制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必须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二是需要理顺管理机制,三是通过借壳上市来实现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针对国资企业未来变革与发展的趋势,张东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分析道:“在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二三十年以来,地产企业一边需要转型,需要在新常态下整合产业链,上地集团与耀皮玻璃的事情便是一例,但同时也要面临土地财政弱化的趋势。当然,因为地方政府寻找财税来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这种弱化会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这也意味着,除了上市这一难题,上地集团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

冯先生 150 6369 5366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 181 0636 2208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郎先生 139 5367 8277(出口)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葛先生 138 0536 2163(内贸)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传:0536-7601368
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
微信扫扫惊喜不断
版权所有:山东昊星硅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金山科技 鲁ICP备16049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