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季度,国内玻璃现货价格曾出现一波比较明显的反弹行情。对此,行业人士表示,玻璃行业的旺季行情短期还会持续,但明年一季度玻璃企业需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旺季行情仍值得期待
“今年第四季度玻璃市场会出现反弹,但主要会体现在销量上,而不是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业内人士近日在由郑商所主办、期货日报承办的“2015 年期货专业投资者恳谈会——玻璃专场”上表示。
玻璃行业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汽车两个行业,其中房地产消费占总消费量的 70%到 80%。近期,央行降息以及多个省份陆续放松公积金贷款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目前房地产销售出现好转,房企的资金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后期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将延续。
“虽然 8 月份汽车行业的产销压力有所缓解,但行业已经步入拐点。”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放缓趋势没有改变,全年产销的增幅不及去年,未来汽车行业对玻璃的需求也不乐观。
与此同时,玻璃行业的供给端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据了解,相对于其他建材行业,玻璃行业的产能和产量下降比较快,产能退出正在缓慢进行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大部分产区玻璃产量下降时,另一大主产区湖北却逆势增产,国内形成了“北有沙河、南有湖北”的供给新格局。不过,受益于长江经济带战略,湖北地区生产的玻璃往上游可以销售到重庆市场,往下可以销售到上海、浙江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优势。
据了解,目前沙河地区下游提前备货需求较强,很多厂库的库存都非常低,甚至是零库存;湖北地区厂家也普遍反映库存压力不大。亿钧玻璃期货部负责人周常辉认为,9 月份玻璃价格还会往上走,但是涨幅可能达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大概会反弹到 1200 元/吨,去年 9 月份价格最高在 1280—1300元/吨。
玻璃企业要提前做好“过冬”准备
虽然与会人士普遍看好当前的旺季行情,但对玻璃未来几个月的走势均不看好。供需是影响玻璃后期走势的关键因素,短期旺季行情依旧存在,但对后市我们持谨慎态度,特别是 11 月以后,玻璃的走势可能不太乐观。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认同。临近十一长假,下游基本上不储货,需求量会减少,可能到10月上旬玻璃的上涨趋势就会结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玻璃企业对于明年的预期普遍不好。“从原料的情况来看,目前纯碱的成本下降速度很快,可能会带动玻璃价格下降。”
另外,近期人民币出现贬值,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幅度更大,相对来说人民币被动升值了。
这对于玻璃出口产生了很大影响,部分计划出口的产品不得不留在国内消化。
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玻璃企业正在跑马拉松,要想尽办法跑到终点。对于明年一季度,我们乐观不起来,玻璃企业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进入 2016 年以后,冷修的玻璃企业会更多,行业低迷态势要持续两到三年,玻璃产能也会更加集中。他建议玻璃企业要把产业链做长,比如一些生产普通白玻的企业,可以再做深加工或者是增加新产品。
下游需求不旺 出口拥堵 纯碱市场低位运行成主调
8 月上旬以来,国内纯碱市场价格开始走弱,轻质纯碱已从原来的 1400 元(吨价,下同)以上,跌至当前 1300 元上下,平均跌幅超过 10%。近期跌势趋缓,企稳迹象初显,市场交易于清淡中渐稳,业内由此期待“金九银十”行情出现。然而,纵观原盐市场供应、下游需求变化、出口拥挤踩踏等因素,纯碱第四季度低位运行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原盐下拉作用凸显。目前国内原盐市场货源充足,特别是近期随着海盐丰收供应增加,低价格对市场冲击较大,井矿盐价格也持续低位,同时进口盐对国内市场的压力不减,综合叠加形成近几年罕见的施压态势。显然,低盐价在对纯碱成本构成利好的同时,也对其市场价格产生较强的下拉力量。
――下游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当前,纯碱最主要下游平板玻璃行业深陷低迷,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
因平板玻璃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对象,已于 2009 年被国家列为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面临着繁重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行业资料显示,进入9月份以来,全国有32条玻璃生产线相继检修,每日减少产量5030吨目前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290条,在产只有226条,日减少产量1万多吨。若从较长周期来考量,因高度关联行业房地产并不会很快恢复转旺,所以对玻璃的整体需求会出现逐渐缩量,进而间接影响纯碱行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为 7.79 亿重量箱,比上年增长 11.21%;2014年产量略有增加,增速放缓,为 7.93 亿万重量箱,增长 1.09%;而 2015 年 1-8月,累计产量5.12亿重量箱,同比下降了8.05%。这主要与房地产市场当年的降幅有关,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新开工面积降幅普遍在 1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 15%。但是,平板玻璃的总体产量降幅却远远低于房地产降幅,可见其供应过量的局面仍很严重。同时下游房地产恢复繁荣尚需时日,预示着玻璃行业的苦日子仍漫长,进而对纯碱需求状况难于好转。
――出口趋于拥挤打压价格。近年来,受新增产能释放影响,国内纯碱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争相出口已经成为业内泄压通道。2014 年我国共计出口纯碱约 180 万吨,月度平均 15 万吨。今年上半年单月出口量维持在 15 万-20 万吨,其中 5 月份最高为 19.5 万吨,而进入 6 月份后开始减量至 17.5 万吨,7月份大幅减少至 14.8 万吨,出口递减趋势业已形成,8月份也只有14.9万吨。
纯碱出口缘何出现逆转?业内人士认为,内销市场压力渐增,逼迫过剩产品寻找出路,而单一出口通道带来的自然是价格踩踏。出口价格走低,加之物流费用高企,一些内地企业无利可图,外销意愿趋冷,出口量自然下滑。出口缩量并非坏事,能使我国纯碱在外贸中保持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