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公司以天然碱为主业,兼具发展煤化工产业
创业过程筚路蓝缕,公司终回天然碱主业。公司原名“天然碱”,于 1997 年 1 月 31 日于深交所上市。上市以来,公司紧紧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导向,以 “产业升级、转型发展”为重点,致力于打造循环经济特征鲜明的化工、能源及煤 化工产业基地。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及公司控股股东博源集团发现国 内新的大型天然碱矿,公司终逐步剥离低效资产,进一步聚焦天然碱主业。我们将 公司发展经营历史分为三部分:(1)1997-2001 年:公司天然碱主业成雏形。公司 前身为伊盟化学工业总公司。1996 年,伊盟化工通过一系列并购,控制了国内 95% 以上的天然碱资源。2000 年,公司通过产能置换,置入 20 万吨重质纯碱产能、10 万吨小苏打及烧碱产能,公司天然碱产能呈雏形。(2)2002-2016 年:二次创业, 多元化布局煤炭、能源化工产业。2001 年,公司正式确立了“巩固天然碱、发展天 然气、进入高科技”的发展战略,并于 2007 年更名为“远兴能源”。2002-2016 年, 公司通过并购、融资等多种方式,参股、收购、建设甲醇、尿素、煤炭等能源化工 产能,逐渐形成以天然碱化工为基础、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布局。(3)2017-2021 年:剥离煤炭及能源化工资产,回归公司主营天然碱。公司子公司银根矿业发现新 的大型天然碱矿,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未来公司将逐步出清煤炭、能源化工等产能, 聚焦天然碱主业,建设天然碱新产能。
公司目前为国内最大的天然碱企业,将建设 860 万吨天然碱项目。目前公司正 在逐步着手剥离低效资产,未来公司将聚焦发展天然碱主业,辅以少量煤炭、尿素 业务。待资产剥离完毕后,公司将拥有纯碱年产能 180.00 万吨,权益产能 147.08 万 吨;小苏打年产能 114.50 万吨,权益产能 86.81 万吨;拥有尿素年产能为 154.00 万 吨,权益产能 117.44 万吨;参股煤炭公司蒙大矿业(权益 34%),拥有煤炭权益产 能 272.00 万吨(不并表)。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源化学(权益 81.71%)为目前国内唯 一的在产天然碱法制纯碱企业,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公司子公司银根矿业于内蒙古 阿拉善盟发现新的大型天然碱矿,立足于该大型天然碱矿,银根矿业未来将建设 780 万吨纯碱与80 万吨小苏打大型天然碱项目。未来公司将通过收购股权、增资等方式, 将银根矿业的持股比例提高至 60%,实现对银根矿业的控股,主导该天然碱项目建设。
1.2、 公司业绩水平随产品景气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
受能源化工景气波动影响,公司营收、净利水平呈现周期特征。
2016-2018 年, 公司营收分别为 91.36、103.04、89.24 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 24.84%、12.78%、 -13.40%;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5.13、7.12、13.01 亿元。2016-2018 年,随 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环保监管趋严,公司主营产品煤炭、尿素、纯碱等产品价 格大幅上涨,2016-2017 年公司营收亦同步上涨。2018 年,受贸易规模缩小以及煤炭 企业煤炭可采面地质条件复杂,煤炭产销量下降影响,公司全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但天然碱、化肥、甲醇三大产业板块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归母净利水平亦 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水平同比大幅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0 年, 公司营业收入为 76.98亿元,同比增长0.06%;归母净利润为 0.68 亿元,同比-89.89%。 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能源、化工品需求下挫,产品均价同比大幅下跌,公司 归母净利润亦同比大幅下跌。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93.82 亿元,同比 +72.93%;归母净利润为 20.80 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2021 年以来,煤炭阶段 性供需错配,价格大幅上涨。房屋竣工面积高位下,浮法玻璃景气上行。同时光伏 玻璃产能限制放开,陆续有新产能投放,带动纯碱需求同比增长、景气上行,纯碱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公司煤炭、纯碱等主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营收、归母净利 润均创出历史新高。
公司预计 2021 年全年业绩大幅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 润 48.50-50.50 亿元,同比增长 7,022.30%-7,316.0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27.50-29.50 亿元,同比增长 3,575.49%-3,842.80%。主营业务方面,根据 Wind 数据,2021 年全 国重质纯碱中间含税价为 2,325.91 元/吨,同比+50.27%;2021 年秦皇岛动力煤(Q:5500, 山西产)价格为 1,030.39 元/吨,同比+78.68%。公司纯碱、尿素板块生产装置高效 运行,主导产品平均销售价格较 2020 年大幅上涨,煤炭板块对公司利润贡献较 2020 年增长较大。另外,根据公司聚焦主业的整体战略安排,转让了煤化工、甲醇等资 产,同时终止乙二醇项目建设,因此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 21 亿元。主营业 务盈利大幅复苏,以及公司适度处置资产聚焦主业,致公司 2021 年业绩大幅增长。
2018-2020 年,公司营收主要来自于天然碱与煤化工板块。纯碱方面,2018-2020 年,公司纯碱(自产)营收分别为 26.93、24.99、16.39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59.58%、 57.08%、44.68%。2018 年以来,纯碱行业景气下行,公司纯碱营收同步下降,但公 司天然碱法纯碱成本优势明显,纯碱毛利率始终维持在 40%以上。小苏打方面, 2018-2020 年,公司小苏打(自产)营收分别为 10.48、9.36、12.36 亿元,毛利率分 别为 68.02%、56.62%、34.19%。2019 年 2 月,公司 40 万吨/年精品小苏打项目投料 试车。2020 年,随着小苏打新产能释放,公司小苏打营收同比增长。但 2020 年小苏 打价格同比下跌,公司小苏打毛利率下降。尿素方面,公司尿素(自产)营收分别 为 15.60、21.60、24.75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47.36%、37.19%、21.86%。2018 年 9 月,公司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52 万吨多用途尿素项目投料试车。随着项目产能逐渐 释放,公司尿素营收持续增长。但在尿素价格持续下跌背景下,尿素毛利率逐渐下 跌。
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管理费用率存优化空间。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公司 资产负债率为 45.23%,较 2017 年底大幅下降 6.99%。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公司销 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19%、7.22%、1.15%、 2.47%。公司此前子公司较多,管理费用相对较高。未来随着公司将煤炭、甲醇、乙 二醇等资产剥离后,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1.3、 公司控股股东债务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公司控股股东为博源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戴连荣。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博 源集团持有公司 30.56%的股份,通过中稷弘立持有公司 0.88%的股权,为公司的控 股股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戴连荣先生,其持有博源集团 15.30%的股权,博源集 团直接持有公司 30.56%的股份,此外博源集团持有中稷弘立 100%的股权,中稷弘 立持有公司 0.88%的股份。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聚焦天然碱主业。公司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2021 年相继 出售博源煤化工 70%股权、博源联化 80%股权及其配套的博源水务 51%股权。同时, 公司终止了“博源化学粗煤气和净化气综合利用技改项目(10 万吨/年乙二醇技改项 目)”,终止了控股子公司中源化学之全资子公司苏尼特碱业乙二醇项目,根据公 司 2021 年业绩预告,根据公司聚焦主业的整体战略安排,转让了持有的内蒙古博源 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博源水务有限责任公 司股权;注销了子公司内蒙古远兴江山化工有限公司;终止了乙二醇项目建设;因 此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 21 亿元。未来公司将重点构建天然碱法制纯碱和小 苏打、煤制尿素两大业务板块。
控股股东正在采取多种手段化解债务。根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 博源集团总部有息借款总余额为 37.70 亿元,未来半年内需偿付的上述债务金额为 9.96 亿元,未来半年至未来一年内需偿付的上述债务金额为 4.00 亿元;中稷弘立无 有息借款。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以 20.86 亿元现金收购博源集团全资子公司纳百川 所持有的银根矿业 14%股权,博源集团债务压力有望进一步下降。目前公司控股股 东博源集团流动性正在逐步恢复,博源集团拥有多项酒店、高速公路等资产,还在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盘活股权、不动产等资产,尽快化解债务。(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1、 光伏玻璃持续扩产,纯碱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1.1、 纯碱下游需求以玻璃生产为主
纯碱下游需求以玻璃生产为主。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0 年,40%纯碱用于生 产浮法玻璃、6%用于光伏玻璃、12%用于生产玻璃包装容器、5%用于日用玻璃制品。 其他应用领域包括焦亚硫酸钠、磷酸盐、洗涤剂、磷酸盐、白炭黑、氧化铝等。根 据产品用途,可将纯碱分为重质纯碱和轻质纯碱。重质纯碱主要用于生产平板玻璃 和光伏玻璃。轻质纯碱的下游应用较为分散,涵盖冶金、印染、制革、日化和食品 等多个领域,包括生产生活洗涤剂、软水剂、味精、面食、冶炼助熔剂、选矿用助 溶剂等。
我国为全球最大的纯碱消费国,纯碱以国内消耗为主。据智研咨询数据,2009 年-2015 年,随着浮法玻璃产能不断增长,我国的纯碱消费量在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增速中枢维持在 10-20%。而 2009 年以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增速的逐渐变缓,纯 碱消费增速小幅减缓,但总体仍保持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纯碱消费量最 大的国家,据卓创资讯数据,2019 年中国纯碱表观消费量为 2,678.77 万吨,同比 +8.28%。纯碱需求增速趋势大致与 GDP 增速一致。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下 游需求同比下滑,纯碱表观消费量仅为 2,658.84 万吨,同比-0.74%。
2.1.2、 2022 年竣工有望维持高位,浮法玻璃景气或维持高位
2021 年 Q4 房地产投资逐渐转冷,浮法玻璃需求下滑。根据广州日报,2020 年 8 月,央行及住建部出台“三道红线”政策,即对于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 70%、净负债率大于 100%、现金短债比小于 1 倍的企业,其负债增幅将受到不同程 度的限制。随着“三道红线”政策落实,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逐渐收紧。2021 年下半年,恒大集团债务危机逐渐显现,房地产销售遇冷,房企资金回流有限,融资困难。 房企流动性紧缩,导致部分区域竣工面积进一步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 10 月,房屋竣工面积为 6,277.34 万 m3,环比上升 46.88%,同比下滑 20.56%;房 屋新开工面积 13,792.41 万 m3,环比下跌 20.92%,同比下跌 33.14%;商品房销售面 积为 12,709.22 万 m3,环比下跌 21.25%,同比下跌 21.65%。房地产竣工、销售面积 下滑背景下,浮法玻璃需求进一步下滑,库存不断上涨,浮法玻璃现货价格持续下 跌。
房地产相关的融资环境正在转暖,有望支撑 2022 年房屋竣工面积保持高位。 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2021 年 11 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21 年 11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1.27 万亿元,同比少增 1,605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 7,33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1,517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5,821 亿元。11 月末,中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8.1 万亿元,较 10 月末增加 4,000 亿元。11 月 19 日,央行发布 2021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央行将配合 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伴随宏观政策向稳 增长方向调整,房地产融资环境回暖,房地产竣工有所改善,浮法玻璃景气小幅回 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达 9.12 亿平方米,同比下 降 4.90%;2021 年 1-11 月,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达 18.28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9.10%, 尽管 2020、2021 年 1-11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均同比下滑,但仍位于历史高位。考虑到 房屋从新开工到竣工的周期一般为 1.5-2.0 年,在较高的新竣工基数及稳增长的政策 预期下,我们预计 2022 年房地产竣工有望维持高位,有望支持浮法玻璃景气上行。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 2022 年 1 月 7 日,平板玻璃库存量为 187.88 万吨,已处 于 2020 年以来的高位。2022 年,随着房地产竣工持续修复,我们预计浮法玻璃景 气有望持续上行。
2.1.3、 “十四五”光伏装机有望快速增长,光伏玻璃需求将迎来高增速时代
抑制光伏装机需求的因素正在消散。根据 Wind 数据,2021 年以来,国产多晶 硅料年初价格为 13.15 美元/kg,12 月最高上涨至 42.70 美元/kg,涨幅高达 224.71%。 2021 年以来,随着光伏装机需求增长,硅料供给捉襟见肘。同时在能耗双控政策的 严控下,金属硅供应水平大幅下降,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原已高价的硅料进一步走 高,下游光伏组件、装机成本大幅提高。2021 年 10 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对限电现象 进一步纠偏,同时,2021 年 Q4,通威股份、 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等新增硅料产能投产,硅料供给瓶颈大幅缓解,硅料价格自 12 月初上涨至高点后开始逐渐下跌。当前光伏产业链尚处于上下游博弈阶段,但随 着金属硅价格高位回落、多晶硅新增产能投放,硅料价格有望持续回落。待光伏产 业链上下游博弈到新的平衡点时,我们坚定看好光伏装机需求有望超预期增长,带 动光伏玻璃需求增长。
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增速或大幅提升。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 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 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 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 “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防止简单层层分解。我们预计未来光伏产业链相关的上游原材料产能限制将大幅减 少,制约光伏装机需求增长的因素或将不复存在。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乐观情 况下,预计 2021-2025 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 170、225、270、300、330GW,对 应增速分别为 30.77%、32.35%、20.00%、11.11%、10.00%。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 代大背景下,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光伏玻璃需求分别为 1,189、1,643、1,921、2,122、 2,336 万吨,对应光伏玻璃需求增速分别为 31.00%、38.24%、16.89%、10.48%、10.08%, 拉动的纯碱需求分别有望达到 238、329、384、424、467 万吨。
目前光伏玻璃行业集中度较高,光伏玻璃投产有望超预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 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光伏压延玻璃在产日熔量为 41,260 吨/日。信义光能、福莱特、 彩虹集团、中建材、唐山金信的光伏玻璃产能占比分别为 24.48%、23.27%、7.76%、 6.81%、5.99%,行业 CR5 高达 68.30%。仅统计在建的光伏玻璃产能,2022 年光伏 玻璃行业合计拟新增产能 55,130 吨/日,为目前在产产能的一倍以上。在未来光伏新 增装机高增背景下,光伏玻璃龙头为提前抢占市场份额,或加速扩产节奏,我们认 为光伏玻璃投产节奏有望超预期。
2.2、 未来纯碱行业新增产能将以银根矿业天然碱产能扩张为主
2.2.1、 天然碱法制纯碱综合能耗较低,成本优势明显
纯碱生产以氨碱法和联碱法工艺为主。我国的纯碱工业已有九十年的历史,曾 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联碱法)。目前纯碱的生产工艺主要为三种,分别 为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根据卓创资讯数据和公司公告,目前国内纯碱总产 能为 3,158 万吨,唯一的天然碱企业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源化学,其天然碱产能占比 仅为 5.70%,氨碱法和联碱法产能占比分别达到 44.02%、49.02%。
天然碱法能耗更低。氨碱法生产规模较大,但会排放大量废液、废渣。联碱法 生产的纯碱质量高,排放污染较少,但是投资成本较高。相较于氨碱法和联碱法, 天然碱法生产纯碱具有绿色环保、低能耗、低成本的特点和优势,但天然碱法的生 产企业需依托天然碱矿或碱湖,资源是天然碱法的核心壁垒。采用联碱法制纯碱需 要使用氨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或辅助材料,尤其是现有联碱法的纯碱项目由于其消 耗量相对较大,一般都配有合成氨工厂,而天然碱法无需配套合成氨装置,且采集 卤过程以及蒸发工程的能耗较少,综合能耗在三种工艺里面最低。
天然碱法成本优势明显。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 2022 年 1 月 7 日,联碱法、氨碱法、天然碱法工艺的生产成本分别为 1,509.31、1,848.16、905.8 元/吨。自 2017 年,天然碱法工艺的生产成本长期领先其他工艺,拥有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2、 2022 年纯碱行业供给或仍然偏紧
氨碱、联碱法新增产能受限,远期纯碱行业产能扩张以银根矿业天然碱项目为 主。根据发改委在 2019 年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新建纯 碱项目列入了限制类(井下循环制碱、天然碱除外)产业,采用化学合成法的纯碱 项目将受到限制。根据百川盈孚、卓创资讯、公司公告、公司官网等,2021 年 12 月 20 日,连云港碱业 130 万吨/年氨碱装置关停,产能将整体搬迁至连云港市灌云县 临港产业区化工产业园内,新装置将由氨碱法改为 120 万吨/年联碱法。2022 年纯碱 行业预计将合计新增产能 100 万吨,若考虑到连云港碱业装置暂时性退出,2022 年 纯碱行业产量或将同比减少。2023 年及以后,银根矿业预计将扩产 780 万吨纯碱产 能,未来纯碱行业产能扩张将以银根矿业的天然碱项目扩产为主。
我们对纯碱行业供需表进行了详细的测算,预计 2022 年-2023 年纯碱行业供给 偏紧。假设如下:
(1)产量:每年均参照历史的月度开工率,结合行业产能投产进 度,对产量进行详细测算;
(2)进口量:参考往年平均水平,2017 年-2020 年每年 纯碱进口量在 14-36 万吨之间波动,2022-2025 年,预计每年进口量为 36-40 万吨;
(3)出口量:参考往年平均水平,2017 年-2020 年每年纯碱出口量在 130-160 万吨/ 年之间波动。随着未来海运费松动,全球经济复苏,预计 2022-2025 年纯碱出口量有 望逐年回升,预计 2022-2025 年每年纯碱出口量为 100-180 万吨;
(4)浮法玻璃: 2021 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 2022 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目前房地产政策融资环境进一步已回暖,考虑 到 2019-2020 年新竣工面积基数较高,我们预计 2022 年房屋竣工有望实现同比小幅 增长,带动浮法玻璃景气回暖;
(5)光伏玻璃:我们按照中国光伏协会预计的十四 五期间光伏新增装机情况,进一步测算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拉动。若考虑到光伏 玻璃行业实际产能投产计划,实际光伏玻璃投产有望超预期;
(6)轻碱需求:轻质 纯碱对应终端需求主要为消费、食品、日化、冶金、味精等刚需行业,随着经济持 续复苏,我们预计轻碱需求有望保持每年 3%的小幅增速。
3、 尿素供给偏紧,农业景气周期下行业景气有望维持高位
3.1、 下游农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尿素需求有望增长
尿素主要用于农业用途。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0 年,52%的尿素用于农业用 肥,15%用于生产复合肥,11%用于生产人造板,6%用于生产三聚氰胺。尿素主要 用于农业用途,是一种主要的基础氮肥,同时部分尿素用于工业用途,如人造板、 三聚氰胺等。2020 年,尿素表观消费量为 5,047 万吨,同比+7.14%。2020 年疫情席 卷全球,随着各国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国际农产品价格自 2020 年下半年持续 走高,农民种植意愿增强,尿素国内、外需求同比上涨。
3.2、 双碳背景下,尿素供需共振景气上行
2016 年以来,尿素产能持续下降。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16 年尿素行业产能为 8,429 万吨,而 2021 年尿素产能仅为 7,193 万吨,产能减少 17.18%。2015 年,农业 部制定了《到 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尿素落 后产能不断淘汰,尿素产能持续下降。2020 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供给始终偏紧,煤 炭价格持续上涨,推高尿素成本。同时农产品价格高位,也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意 愿,尿素需求进一步增长。在成本推动、供需共振下,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在双碳 背景下,未来尿素行业产能扩张或将愈发困难,我们预计未来尿素价格有望高位。
4.1、 公司在产天然碱产能主要位于河南省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源化学是国内最大的天然碱加工企业。根据公司公告,中源 化学(权益 81.71%)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地处中原地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拥有 纯碱产能 180 万吨,被中国矿协评为“中国天然碱之都”,是国内最大的天然碱循 环经济示范基地。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的热液溶采工艺技术,其生产的纯碱、小苏打 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的竞争优势。
公司原有天然碱资源仍然丰富。根据公司 2020 年报,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在 河南桐柏县拥有安棚和吴城两个天然碱矿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拥有查干诺尔碱 矿,公司天然碱矿储量为 19,403 万吨。其中安棚碱矿拥有探明储量 15,002 万吨,保 有储量 7,370 万吨;吴城碱矿拥有探明储量 3,267 万吨,保有储量 2,206 万吨;查干 诺尔碱矿拥有探明储量 1,134 万吨,保有储量 232.15 万吨,公司原有天然碱资源储 备充足。
4.2、 银根矿业于内蒙古探得大型天然碱矿,将建设大型天然碱产能
4.2.1、 银根矿业将建设 860 万吨天然碱产能
银根矿业将依靠优质天然碱矿资源,建设大型天然碱新产能。根据公司公告, 内蒙古博源银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根矿业”)通过挂牌竞拍的交易 方式,于 2019 年 3 月 1 日获得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颁发的《矿产资 源勘查许可证》,共有 6 个天然碱普查区块,勘查矿种为天然碱,总面积为 353.34 平方公里。2021 年 6 月,银根矿业取得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自 2021 年 6 月 9 日至 2047 年 6 月 9 日,合计 26 年。根据经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备案的储量核 实报告,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天然碱矿总含矿面积 42.1 平方公里,固体天然碱 (122b+333)矿石量 10.78 亿吨,矿物量(Na2CO3+NaHCO3)7.09 亿吨,平均品位 65.76%,属于大型天然碱矿床。
银根矿业全资子公司银根化工规划配套建设 780 万吨/年纯碱、80 万吨/年小苏 打项目。项目本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施工、分期投产”的原则推进项目 建设,矿床开采方式为定向钻井连通水溶开采法,即利用碱类矿床易溶于水的特点, 通过钻井或井巷注入热淡水,溶解地下矿床中的天然碱,成为溶液返出地面,再进 行加工的采矿方法。其中一期产能 340 万吨/年纯碱、30 万吨/年小苏打;二期产能 440 万吨/年纯碱、50 万吨/年小苏打。根据目前手续办理和项目建设情况,一期预计 2022 年底建成,2023 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二期预计 2025 年底建成,2026 年试生 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主要产品产能为重质纯碱 702 万吨/年、轻质纯碱 78 万吨 /年、小苏打 80 万吨/年。该项目预计总投资 230.27 亿元,其中一期建设投资为 141.22 亿元,二期建设投资为 89.05 亿元。
4.2.2、 塔木素天然碱项目已取得部分水指标
塔木素天然碱项目运营期经核定的用水需求量为 2,182.40 万 m3 /年,目前获得水 指标 350.00 万 m3 /年。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 7 月 12 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水 务局向银根水务出具了《关于内蒙古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860 万吨/年)开发利用 建设项目及黄河供水专用工程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同意塔木素天然碱项目及黄 河供水专用工程以黄河干流地表水作为取水水源;核定“两期”项目年用水总量为 2,182.4 万 m3。目前银根矿业全资子公司银根水务现阶段获得黄河水取水指标 350.00 万 m3 /年,未来项目的水指标将分阶段落实。
远期项目或将从阿拉善盟防洪工程取水,减轻水指标压力。策克口岸是一座位 于中国和蒙古国的交界处的贸易口岸,近年来随着口岸的不断发展,加之气候变化 的影响,策克口岸已发了多次较大洪水,给口岸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交通 不便。阿拉善盟将于额济纳旗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建设防洪工程,未来防洪工程将 在黄河丰水期、汛期截留部分黄河水,为天然碱项目提供部分用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2.3、 阿拉善发改委将协调解决项目能耗指标
内蒙古有望腾挪出部分煤炭指标,解决项目用能问题。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 9 月 29 日,阿拉善发改委出具《关于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天然碱开发利用项目能耗指 标问题的复函》,证明:塔木素天然碱开发利用项目总能耗为 222.8 万吨标准煤/年, 其中天然碱采集卤项目 9.83 万吨/年标煤能耗已获得内蒙自治区批复,尚需取得剩余 212.97 万吨/年标煤能耗。阿拉善发改委将通过申请自治区增量指标、行署统筹安排 淘汰落后产能腾退指标等方式,协调各方优先解决公司一期项目的用能问题;后期 将积极协调自治区发改委及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协调解决二期项目所需能耗。 2021 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 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内蒙古 拥有较多的存量煤化工项目,稳增长背景下,我们预计内蒙古有望腾挪出部分煤炭 指标,满足塔木素天然碱一期项目用能要求。
4.2.4、 银根矿业将具备较高的成本优势
银根矿业单吨天然碱完全成本有望下探至 556.01 元/吨。根据公司公告及开源化 工测算,若两期项目完全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下,一期单吨天然碱(纯碱或小苏 打)完全成本为 623.62 元,二期为 504.96 元,两期合并计算,单吨天然碱综合完全 成本为 556.01 元,明显领先于目前中源化学的天然碱成本。
我们认为,塔木素天然碱项目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如下方面:
(1)煤炭成本低廉。天然碱碱加工环节需要将原卤蒸发浓缩,故加工环节的主 要成本来自于煤炭。根据公司公告,塔木素天然碱项目燃料煤用量预计 377.4 万吨/ 年,对应规划的 860 万吨的天然碱产能,即单吨纯碱/小苏打预计消耗燃料煤 0.439 吨,低廉的煤炭价格将大幅降低天然碱成本。未来项目燃料煤将主要从内蒙古策克 口岸、乌力吉口岸采购进口价格较低的蒙古煤,新疆哈密地区将作为项目的备用燃 料煤源。策克口岸已运营多年,现每年从蒙古国进口煤炭量 1,200-1,300 万吨,其中 电煤约 300 万吨,项目距离口岸的汽运距离约 270 公里。乌力吉口岸方面,中国境 内设施已建成,蒙古国境内工程在建,项目距离口岸汽运距离约 170 公里,该口岸 计划每年从蒙古国进口煤量约 3,000 万吨,其中电煤约 300 万吨。
(2)天然碱矿品位较高。塔木素固体天然碱矿石量 10.78 亿吨,矿物量平均品位 65.76%,矿物含量高于中源化学安棚碱矿 44%的矿石品位,得到的原卤浓度也相 应较高。
(3)埋藏深度较浅。根据公司公告,中源化学安棚碱矿埋藏较深,第二矿层距 地表 1,600-1,700m,7、8、9 层距地表 3,000-2,500m。而塔木素天然碱的埋藏深度在 较浅,地表以下347.75m-649.43m之间,自然累计厚度为2.64m-53.66m,平均为23.9m。 埋藏深度较浅,钻井成本、开采费用也将进一步降低。
(4)规模效应明显。两期完全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天然碱产量将达到 860 万 吨,单位折旧费用、摊销费用有望显著降低。
4.2.5、 公司拟通过收购、增资方式控股银根矿业,主导项目建设
公司将控股银根矿业,主导天然碱项目建设。2021 年 8 月 10 日,公司召开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参股子公司内蒙古博源银根矿业有 限责任公司部分股权并对其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以 11.115 亿元收购蜜多 能源持有的银根矿业 9.5%股权,以 13.711 亿元对银根矿业进行增资,公司对银根矿 业的持股比例提升至 36%。目前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拟以 20.860 亿元收购 纳百川持有的银根矿业 14%股权,以 37.250 亿元对银根矿业进行增资,届时公司对 银根矿业的持股比例将达到 60%,取得银根矿业的控股权,未来剩余的 40%股权仍 主要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截至 2021 年 12 月 22 日,公司对银根矿业其余 40%的 股权不存在未披露的特殊安排。公司控股银根矿业后,将进一步主导塔木素天然碱 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进度有望加快。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声明:
1、本网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进行的操作,风险自负,与本网无关。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