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36-7601368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2022年,纯碱走向何方

内容展示

在产能增量受限、需求偏乐观的格局下,2022年纯碱供需仍将偏紧,且缺口也较2021年进一步扩大。仅考虑重质碱需求,2022年最差情况下也将达到增减平衡,乐观情况下需求增量或超预期。

  2021年年底纯碱市场依旧面临高开工、高库存、高利润等压力,这些因素已导致今年纯碱市场开局不利,2022上半年多以消化压力为主。只有当前压力消化后,纯碱价格才有望重回上行通道。因此,从趋势上看,2022年纯碱价格或出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2021年纯碱市场走势回顾

  1.期货市场:冲高回落

  纯碱期货价格趋势性上涨从2020年12月中旬启动,2021全年大多数时间以稳步上行为主,9月份之后开启加速冲刺阶段,高点出现在10月中旬。此轮上涨之前纯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波动区间在1288―1800元/吨,2021年3月突破2000元/吨,9月上旬突破3000元/吨,10月中旬达到峰值3648元/吨,较年初涨幅达到126.72%,接下来便开启为期1个月的下跌模式,随后进入振荡整理周期。截至2021年12月底,纯碱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2183元/吨,较年初上涨35.67%。

  纯碱期货价格上半年主要受需求端驱动上涨。一方面是平板玻璃产线点火复产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对光伏玻璃投产的预期性需求。二季度末,盘面上涨驱动转移至供应端,包括行业的集中检修,以及能耗双控、限电、洪水、疫情等外部因素。

  10月份以后的下跌主要受基本面从强预期转为弱现实驱动,具体体现在生产水平恢复、平板玻璃放水冷修、光伏玻璃投产延迟等。

   2021年纯碱现货价格走势与期货基本相同,阶段性存在时间差。与期货盘面10月份见顶后不同的是,现货价格达到峰值后并未出现大幅下跌,高位坚挺约1个月之后才出现下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轻质碱均价2479元/吨,较年初的1418元/吨上涨74.82%;重质碱均价2679元/吨,较年初的1471元/吨上涨82.12%。

  纯碱现货价格的趋势性上涨在不同时间段受不同因素驱动:

  阶段1:1―3月,宏观和基本面共振。全球流动性充裕,经济复苏预期强烈,通胀预期升温;各行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新能源产业发展获政策支持,光伏玻璃投产预期不断加强。

  阶段2:4―6月,市场情绪放缓。现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开始抑制需求,纯碱基本面并未出现较大变化,价格高位波动。

  阶段3:7―10月,供给缩量明显。厂家主动检修,叠加能耗双控、限电等因素,市场货源偏紧持续加剧。

  阶段4:11―12月,高位回落。纯碱期货价格的快速下跌并未带动现货价格下行,二者走势分化导致基差一度突破1000元/吨。起初纯碱企业利润及现金流相对充裕,无降价去库意愿,随后在多方压力下,现货价格加速下调。

  纯碱供需格局解析

  1.产能与产量:2021年外部扰动增加,2022年产能增长有限

  2021年纯碱供给端受外部因素干扰频率提升,从西南限气,到华中洪水、疫情及限电,再到华东能耗双控,全年生产水平偏低。按目前平板玻璃和光伏玻璃日熔量倒推,行业开工率至少达到90%才能满足下游基本需求,而2021年1―11月纯碱行业月均开机率仅77.61%,虽较2020年同期小幅提升4.5个百分点,但低于过去五年均值7.13个百分点。

2021年纯碱行业产能出现2016年以来首次负增长,12月20日连云港碱业产能退出以后,全年产能净减少154万吨,同比降幅4.64%。

尽管2021年纯碱产能增幅有限、行业生产水平偏低,但纯碱供应量并未出现明显下滑,甚至在1―6月份以及8月份产量处于近几年最高水平,其余时间产量均处于往年正常水平。2021年1―10月纯碱产量2423.33万吨,同比提升6.06%,较五年均值提升7.68%。

2022年纯碱行业虽然存在少量增产计划,但大多计划在年底完成。另外,受环保指标、资源引流牵制(水)等因素限制,建成后装置投产也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全年纯碱行业潜在新增产能460万吨,但能实际投产并出产品的或不足100万吨。因此,2022年行业实际产能增量非常有限,但2023年之后产能释放压力将集中体现。

2.库存:低与高的极致转换,被动和主动的衔接

  纯碱企业在2021年春节之后进入长达7个月的去库之路,库存低点一度达到5年来次低位。进入四季度后企业库存小幅累积,11月之后加速累库,到12月底纯碱企业库存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82万吨。

受年底转结库存影响,2022年开端纯碱企业将面临较大压力,再加上春节前季节性累库,供应压力仍不容小觑,但春节之后或再次进入长达数月的去库通道。一方面,春节后部分纯碱企业对高库存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或导致降价去库;另一方面,中长期供需偏紧格局或促使中下游对纯碱进行资源争夺,去库在所难免,但价格影响的关键在于库存下降中企业被动还是主动。

3.成本与利润:成本推升、产业链利润不均,未来都不可持续

  2021年,因原料成本大幅提升,国内纯碱企业生产成本也大幅拉升,氨碱法理论成本一度达到2000元/吨,联碱法双吨理论成本一度接近2900元/吨,这也成为推动纯碱价格大幅上涨的动力之一。

 成本和价格的双双提升导致纯碱企业利润升至极值,2021年10月中旬氨碱企业利润最高达到1850元/吨,联碱企业利润最高接近2400元/吨。即使经过四季度期现货价格的大幅回调,年底氨碱和联碱理论利润也分别高达784元/吨和1238元/吨,而下游玻璃企业利润在265―625元/吨,可以看出整个产业链利润多集中在纯碱端,上下游利润分配不均引发市场做空纯碱利润的意愿。

全年高利润驱使生产水平高位的效应愈发明显。但随着政府对煤炭、化肥等资源品保供稳价措施的逐步加强,四季度之后煤炭及联碱法上游合成氨等价格大幅回落,成本带动纯碱价格大幅上涨的情景难以再现。2022年纯碱原料价格波动将趋于理性,成本及利润也将回归合理区间。

  4.进出口:进出口格局长周期或进一步转换

  据2021年1―10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全年已出现两次单月进口量超过出口量的现象。其中7月我国纯碱进口45667.08吨,出口40769.95吨;10月纯碱进口51149.62吨,出口45922.13吨。

短期我国纯碱净出口的格局暂时不会改变,但纯碱出口量持续下降、进口量持续增加且偶尔高于出口量也是不争的事实。长期来看,国际市场天然碱产能的释放必将挤占我国纯碱国际市场份额,若再考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国内纯碱产能限制愈加严格,未来纯碱的需求缺口很可能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而这在长期的演变中也可能导致我国进出口格局进一步转换。

  5.需求:预期与现实的交替博弈

  2021年纯碱需求端既有增量的现实,也有向好的预期。现实来自平板玻璃产线的点火复产、轻质碱下游企业恢复性增长。预期来自对光伏玻璃产线投产的乐观态度。受此影响,纯碱表观消费量全年大多时间处于同比高位,1―10月表观消费量总计2420万吨,同比提升12.42%。若再结合1―10月产量2423.33万吨,2021年纯碱已经基本实现产需平衡,且需求端同比增速(12.42%)高于产量增速(6.06%)。

然而,纯碱消费量在高价格的抑制下并未持久,下半年平板玻璃产线冷修预期不断加强、光伏玻璃产线投产进度大幅落后,需求端的乐观预期不断被侵蚀,再加上能耗双控对轻质碱下游的抑制,纯碱需求明显转弱。

需求端的大幅走弱导致纯碱消费水平快速降至同比最低,且距离往年正常水平存在近40%的差距,成为拖累纯碱价格的核心因素。轻质碱消费量及产销率下降幅度、最低绝对值水平都较重质碱更明显。

平板玻璃方面,高生产水平在2022年不可持续。平板玻璃对重质碱的需求占比仍高达40%。后疫情时代平板玻璃行业生产水平快速恢复,在产产能自2020年四季度便处于近几年的最高水平,2021年更是较过往七年均值增加近10%,从根源上增加重质碱的刚性需求。截至2021年11月底,国内玻璃行业在产产能102192万重箱,同比提升5.94%。

  随着玻璃期现价格的不断下探,市场对产线冷修的预期也在不断加强,但目前行业在产产能并未出现大幅下挫。经计算,当前平板玻璃在产产能折合5110万吨,按每吨消耗0.2吨纯碱测算,再考虑碎玻璃回收,当前平板玻璃行业在产产能对纯碱年度消耗量约900万吨。

  短期在新建点火、冷修复产产线支撑下,重质碱需求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截至2021年11月底,国内平板玻璃行业8年以上未冷修产线43条,占比14.14%,涉及日熔量2.89万吨,占比16.45%。假如以上产线都于2022年冷修且不考虑新增点火及复产产线影响,则全行业因冷修导致对纯碱需求下降153万吨,消耗水平也将降至近几年最低,近两年累积的刚性支撑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目前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纯碱、玻璃产业链上下游在利润、价格、库存等方面的博弈情况。截至2021年年底,纯碱市场依旧受到高开工、高库存、高基差、高利润等因素牵制,这将给玻璃企业带来更多的压价筹码,进一步导致新年伊始纯碱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光伏玻璃方面,预期“丰满”,现实“骨感”。2021年光伏玻璃产能的快速扩张是纯碱需求大幅增长的另一主要驱动因素。截至2021年11月底,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41260吨,较年初提升近40%;全年日熔量均值36693吨,同比提升38.93%。保守估计2022年光伏玻璃新增日熔量2万吨,乐观估计将在4万吨以上,对纯碱需求释放保守估计将达到106万吨,乐观估计将达到211万吨。

  然而,2021年光伏玻璃投产规模不及预期。一方面,上游硅料价格因产能紧缺而大幅上涨,成本向下游传导严重受阻导致组件开工率低下,光伏电站装机量大幅延迟,全年装机预测值由年初的55GW―65GW下调至45GW―55GW;另一方面,光伏玻璃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在产能和产量扩张迅速但需求跟进不足的情况下利润不佳,负反馈向上影响光伏玻璃产线投产进度,进一步导致纯碱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2022年硅料产能新增约15万吨,但受制于准入门槛高、投资周期长等因素,硅料仍然是光伏产业链产能最少的环节,而因硅料产能紧缺、价格上涨导致整个行业装机量不及预期的现象大概率将再度上演,光伏协会预测明年75GW以上的装机量能否实现也仍存不确定性。

  长期来看,光伏行业规模提升依然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国家能源局对“十三五”光伏累计装机指导线为105GW,但截至2020年累计装机量达到253.83GW,超国家能源局指导线的141.74%。若分别按10%及20%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度新增装机量分别为38.2GW、75.24GW,到2025年累计装机量分别达到445GW、630GW。在光伏行业规模化的预期下,光伏玻璃产线唯有大幅扩张才能匹配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

  新能源板块方面,长周期对纯碱需求拉动明显。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板块的大力支持而催生诸多行业,例如碳酸锂、碳酸钠、新能源车等,这些衍生出的纯碱需求增量也值得关注。

  传统轻质碱需求方面,2022年难以再现替代作用。烧碱作为另一重要化工原料,在无机盐、印染、冶金、食品等行业都和轻质纯碱存在相互替代性。按照分子式钠元素含量折算,当烧碱折百价超过轻质碱价格的1.325倍时,轻质碱对烧碱替代作用凸显。2021年三季度烧碱价格大幅上涨,二者绝对价差在10月中下旬达到2600元/吨,催生轻质碱替代需求阶段性提升。

  2021年前10个月,轻质碱下游各行业已消耗轻质碱1155万吨,若生产水平能够维持,则全年轻质碱消耗水平或达1386万吨。但也仍需警惕新冠肺炎疫情、环保以及春节前下游提前放假导致轻质碱需求锐减。

  总结与展望

  2021年纯碱需求增速远大于供给增速,全年紧平衡状态长期存在。纯碱年度产能下降154万吨,成为自2016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再加上供给端受外部因素扰动频率明显增加,行业开工低于往年均值。需求端的驱动来自平板玻璃生产水平的走高及光伏玻璃投产进度的加快。截至2021年12月中旬,平板玻璃年度日熔量均值171907吨,光伏玻璃年度日熔量均值36693吨,二者对重质碱需求量保守估计约1101.4万吨,同比提升12.07%。除此之外,轻质碱下游衍生出的新能源需求增量和替代作用也成为助推价格上涨的因素。

  2022年纯碱行业新增产能依旧受限。尽管存在新增计划,但受环保指标、资源引流等限制,产能建成后投产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此2022年供应压力增量有限。但内蒙古博源天然碱项目一期工程大概率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市场将面临庞大的新增产能压力。

  需求端因光伏玻璃投产预期进一步加强而存在较强支撑,但也需关注其与平板玻璃放水冷修量之间的博弈。当前平板玻璃8年以上未冷修产线涉及日熔量2.89万吨,折合纯碱年度需求量153万吨,这也是以上产线全部冷修导致纯碱需求缺失量的极值。而光伏玻璃日熔量增量保守估计2万吨,乐观估计或达4万吨以上,对纯碱需求释放量保守估计106万吨,乐观估计将达到211万吨。

  仅考虑重质碱下游需求,2022年纯碱需求端最差也会达到增减量相对平衡,乐观预期下需求增量将超过减量幅度。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一方面,8年以上产线难以同时冷修,尤其在玻璃行业仍存利润的情况下,延迟冷修或成主要趋势。即使全部产线同时冷修,但以上测算未考虑玻璃行业点火、复产增量部分,因此,在冷修、复产同步进行的情况下,玻璃产线冷修对纯碱需求损失量将小于153万吨预测。另一方面,光伏玻璃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越来越大,叠加新能源等板块对纯碱需求的释放,更能抵消部分平板玻璃产线冷修带来的损失。

  综合来看,2022年纯碱行业在产能增量受限、需求稳中增加的基调下,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好转,价格中枢也存进一步上移概率。(作者单位:光大期货)

声明:

1、本网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进行的操作,风险自负,与本网无关。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

冯先生 150 6369 5366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 181 0636 2208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郎先生 139 5367 8277(出口)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葛先生 138 0536 2163(内贸)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传:0536-7601368
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
微信扫扫惊喜不断
版权所有:山东昊星硅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金山科技 鲁ICP备16049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