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36-7601368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纯碱年度报告】需求引导下,纯碱走势先弱后强

内容展示

2021年纯碱走势回顾

纯碱期货自2019年12月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应宽松的供需格局,作为传统的产能过剩行业,加上疫情影响,2020年纯碱价格一直保持低位运行,行业景气度位于低谷。进入2021年,纯碱可谓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上涨程度惊人,主力合约从年初便呈单边上涨趋势,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价格从年初的1609元/吨上升至最高3583元/吨,涨幅达122.68%;尤其是9、10月,能耗双控带来的供给紧缺,使纯碱价格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紧接着,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短短半个月内纯碱大幅跳水跌至2563元/吨,将9月之后的涨幅全部回吐,从9月到11月初,纯碱走出了一个完整的过山车行情;11月,供需博弈,纯碱期价开始进入低位整理阶段,震荡维持了一个多月;进入12月后,由于纯碱高位持续累库,重心继续下移。

2021年初,春节前玻璃企业的一波集中补库使得纯碱库存高位回落,在未来供给没有太多增量而需求大幅增加的预期下,纯碱开启了持续10个月的涨势。2021年,纯碱供需结构从供过于求向供需相对平衡转变。首先是供给端,2021年,纯碱新增产能52万吨,退出产能有80万吨,整体产能是减少的;受能耗双控政策以及装置检修等问题,纯碱下半年开工率一直处于低位。而需求端,由于2021年房地产竣工周期需求持续向好,浮法玻璃价格迅速拉升,在高利润的刺激下,部分到龄窑炉推迟放水冷修,处于冷修期的也赶紧点火复产,浮法玻璃产能增加,日熔量维持在17万吨以上,对纯碱的需求增大;同时,在“双碳”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光伏产业,光伏玻璃投产计划不断增加,而疫情冲击消退后,日用玻璃、包装玻璃等轻碱需求也逐渐恢复,轻重碱需求同步增加,带动纯碱价格上涨。除了供需结构转变,碱厂库存的下降也是促使纯碱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由于期货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纯碱企业、玻璃企业、贸易商、期现商参与到期货市场,通过灵活使用期货工具,将一部分碱厂库存转化为交割库库存,显性库存转化为隐性库存,导致处于明面上的碱厂库存一直位于低位,给了厂家提涨价格的动力,而基于对后市需求的持续看好,使得纯碱一直处于远月升水近月的结构,支撑价格持续上涨。

回顾2021年纯碱行情,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便是9月到11月的过山车行情。1-9月份,纯碱的增速还算平稳,而9月的能耗双控政策则为纯碱的上涨按下了加速键。从江苏省开始,青海、河南、山东等纯碱生产大省陆续受到能耗双控政策和限电影响,大规模的限产限电使纯碱供给迅速紧缩,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加上成本端煤炭价格的飞速上涨,纯碱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在10月12日达到历史最高3648元/吨。但此时,下游玻璃需求已显示出疲软之态,旺季不旺下玻璃厂持续累库,期价也连续下滑,只是在供给偏紧的大势下,需求端被弱化,而随着供给逐步恢复,需求不佳终于凸显出来,所以即使煤炭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纯碱期价也只是高位震荡。10月下旬,针对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家发改委依法干预煤炭价格,伴随着密集的国家政策出台,煤炭价格连续跌停,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成本支撑坍塌,供需结构转变,纯碱期价大幅下跌。除此之外,房地产资金问题导致玻璃终端需求下降,累库压力下价格持续下滑,原本利润较好的玻璃企业濒临亏损,加上超龄产线较多,玻璃未来集中冷修的概率增大,纯碱需求存减量预期,引发市场对后市的需求担忧,纯碱期价继续震荡下滑。

二纯碱现阶段面临的矛盾

1、供需博弈激烈,市场分歧较大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逐渐放缓以及各大装置检修结束,纯碱开工率已经恢复至高位,加上交割库中的隐性库存流出,市场上的纯碱供应大幅增加,由偏紧转向宽松,碱厂库存从去库转为累库,目前,碱厂库存已达到160.89万吨。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终端的资金问题,竣工延后,浮法玻璃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库存累积过高,价格大幅下滑至低位,后市悲观情绪占据主导,而玻璃在产产线中,有一批超龄窑炉占比较大,若玻璃未来出现亏损,集中冷修的概率增大,预测对纯碱的需求存在减量。另一方面,虽然有冷修预期存在,但目前,玻璃开工率仍然保持高位,对纯碱存在刚需,而随着房地产政策的回暖,浮法玻璃冷修不确定性增强,而光伏玻璃需求长期向好,带动纯碱需求增加。因此,市场上对纯碱后市的分歧较大,碱厂高库存下仍坚持挺价,等待玻璃厂冬储补库,而玻璃厂对纯碱后续价格看跌,采购意愿不佳,供需双方博弈激烈,盘面多空交织。

2、社会库存转移,碱厂持续累库

纯碱期价大幅下降后,库存开始从去库转变成累库状态,且累库幅度较大,短短6周就积累了120万吨的库存,这种累库幅度是前所未有的。库存大幅积累的原因:一是能耗双控和限电政策放松,停产和检修企业恢复生产,纯碱企业的开工率提升。二是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企业装置满负荷运行,提高了产量。纯碱今年价格飞速上涨,在成本端煤炭大幅降价后,纯碱现货仍维持高位报价,利润比较可观,因此碱厂装置倾向于高负荷运行,带来产量的提升。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库存的转移。在10月中旬,期货价格下降之前,交割库库存是接近满库状态的,大约有80多万吨的纯碱储存在交割库中,期现商在买入现货的同时在期货上建立空单,期货价格大跌之后,利用在期货上的盈利,低价抛售交割库中的现货,在碱厂高位挺价的对比下,这部分低价碱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目前来看,纯碱社会库存已所剩不多,碱厂库存反而大幅累积,完成了从隐性库存到显性库存的转移。不过,虽然碱厂库存的大幅累库有一部分是从社会库存中转移而来,但也改变不了纯碱企业从去库到逐步累库的转变,库存高位是目前纯碱的下跌的主要驱动力。

3、期货深度贴水现货,基差修复任重道远

10月中旬,期价大幅下跌后,纯碱基差由负转正,并迅速扩大至1000元/吨以上,而如此大的基差保持了一个月之久,其根本原因就是期价与现价的预期不同。尽管基本面已显示出利空,但在期价下降时,纯碱企业手里有大量下游订单,出货比较顺畅,且当时碱厂库存虽开始小幅累库,但库存是位于历史低位的,碱厂资金充足且没有出货压力的情况下,不愿大幅降价,导致基差快速拉大。由于对纯碱后市需求看好,碱厂始终坚持高位挺价,基差迟迟得不到修复,盘面开始出现多空博弈的交织局面。但纯碱企业高位挺价,导致交割库中的纯碱低价流出,加快了社会库存的消化,同时也使得碱厂库存快速增加。浮法玻璃大幅降价后,利润下滑严重,对纯碱压价心态强烈,减少碱厂采购,以社会库存和消耗自身库存为主,更加剧了碱厂的累库压力。而在高供给、高库存、高利润下,纯碱企业终于开始下调价格,让利给下游,基差随之收窄。但随后在期价进一步下滑后,碱厂继续选择挺价,导致基差再次扩大。目前,碱厂面临高库存压力,而玻璃厂面临刚需补库和冬储需求,上下游博弈下,基差修复仍任重道远。

2022年纯碱走势分析

1、成本支撑减弱,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我国生产纯碱主要有三种方式,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产能分别占比49%、45%和6%。氨碱法与联碱法一共占纯碱产能的94%。这两种方法均以原盐为主要原材料,氨碱法辅以石灰石,石灰石的价格比较便宜,波动较小,对整体成本影响不大。联碱法生产需要加入合成氨,合成氨价格比较昂贵,但联碱法在生产纯碱的同时能获得副产品氯化铵,卖出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成本。除了原材料以外,纯碱生产还需要大量的蒸汽和电,煤炭是其重要的燃料,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重(氨碱法煤炭成本占比30-35%,联碱法占比50%左右)。除了供给端的影响外,9、10月份纯碱期价的大涨大跌与成本端动力煤的价格也密切相关。2021年,动力煤的需求增速明显高于供给增速,1-8月供需缺口持续拉大,9月份,在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下才实现短暂的供需反转,但紧接着迎来冬储的刚需,库存吃紧下价格再次上行,最高达到了1982元/吨,严重影响了下游生产企业及冬季供暖需求。因此,国家发改委一方面对煤炭价格实行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加大增产增供政策,供给与库存得到明显改善,价格快速下行。

2021年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煤矿核增产能被不断批复,若产能核增在年底全部释放,2021年煤炭产能可以达到41亿吨,而2022年,煤矿产能有望再增加1亿吨左右,产量大幅增长,供给保持宽松;而需求方面,在双碳的背景下,“双高”项目将继续受限,经济增速放缓,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挤压动力煤需求。供需放宽,煤炭价格将很难再出现长期高位情况,2022年大概率在合理区间内运行。纯碱成本方面主要受原盐、合成氨、动力煤价格影响较大。目前,原盐、合成氨价格均有回落趋势,而2022年,煤炭价格在国家发改委的严格监管下,很难再出现如今年的一般直上直下的剧烈行情,并且在后续宽松的供需结构下,价格或将进一步下行后再合理区间运行。纯碱成本支撑减弱,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2、高库存叠加高开工率,纯碱供给维持宽松状态

纯碱作为高耗能产业,在双碳和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新增产能审批较为严格,再加上2020年产能略有过剩,因此虽然在2020年6月,国家废止了《纯碱行业准入标准》,为中小产能进入市场提供便利,但2021年纯碱的整体产能仍是减少的。2021年,纯碱的有效产能大约在3114万吨左右,新增产能52万吨,退出产能为80万吨,有效产能环比下降0.9%。而2022年,纯碱开年便面临连云港130万产能的退出,短期内,因为高库存的存在,市场供给情况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但中长期来看,因为2022年的纯碱新增产能预计较少,且投产时间均在下半年或年底,增量有限,连云港产能退出还是会对供给端造成一定的缺口。另外,纯碱在2022年或将面临能耗双控、冬奥会环保方面的挑战,以及装置的检修问题,这些可能都将为供给带来阶段性的下降,但在上半年预测影响不大。能耗双控方面,国家发改委曾强调,在细化、优化、差别化分解能耗双控目标的同时,还要从制度设计上避免“一刀切”,同时,还需要探索一些市场化用能机制, 减少行政手段过渡干预造成企业困境和市场波动, 因此后续能耗双控力度更倾向于温和,不会再给市场带来大规模的供给压力。而关于冬奥会环保方面的要求,暂时还没有相关规定下发,后续需要持续关注。检修方面,一来,纯碱生产是放热反应,检修的高峰期在夏季,上半年可能会有装置陆续检修,但规模不大,且纯碱检修时间较短,不会引起大规模的供给紧缺;二来,纯碱行业的利润比较可观下,碱厂可能延后检修或加快检修进度,对供给的影响同样有限。综合来说,2022年纯碱产能增量有限,但能耗双控政策有放松迹象,加上行业高利润的刺激下,纯碱开工负荷或将维持高位。在高库存的加持下,纯碱明年上半年供给仍表现宽松。下半年,装置集中检修,退出产能的供给缺口显现,可能给纯碱带来阶段性的供给偏紧。

3、下游需求引导纯碱走势

在纯碱的下游消费结构中,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以及日用玻璃占比较大,且在逐年增长中。尤其是光伏玻璃,2021年预计在纯碱消费占比中增长到10%左右,是纯碱需求增量的主要市场。与纯碱期货相对应的重质碱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浮法玻璃及光伏玻璃上,其中70%的浮法玻璃用于建筑领域,而光伏玻璃主要用于光伏装机。

1)浮法玻璃产线超龄较多,或将迎来集中冷修

2021年上半年是房地产的竣工大年,浮法玻璃需求增量迅猛,带动价格强势上涨。但从7月下旬开始,受房地产资金压力以及“三道红线”的相关政策影响,下半年地产竣工延后,终端需求不佳导致浮法玻璃价格迅速下跌,在成本端纯碱及动力煤的高位下,玻璃利润被持续压缩,企业濒临亏损。由于前期利润较好,浮法玻璃今年的产能增加至高位。从表4中可以看出,2021年玻璃日熔量增加了8100吨,而2022年,预计玻璃日熔量仍有增加。但表10中统计的是明年有明确计划冷修的产线,共有12条,而事实上,窑炉的寿命大约在8-10年,目前在产的产线中有19条线的窑龄已经超过了10年,还没有具体的冷修计划。今年上半年浮法玻璃利润走高,部分企业选择推迟冷修计划,若后续利润持续走低,这一部分放水冷修的概率将加大。但浮法玻璃冷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窑炉年龄、质量、维护、生产的玻璃类型都将决定使用年限,还有企业的运营考量等等,因此这部分冷修情况还要看后续市场走向及具体落实情况。

2)光伏玻璃长期看好,迎来扩产周期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光伏装机增量明显,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48.2GW,预计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23GW。光伏行业景气带动光伏玻璃的集中投产,截止到2021年11月,光伏玻璃的日熔量已经达到了41260吨,日消耗纯碱8252吨。实际上,2021年计划投产的数量要大于目前实际在产数量,但因为光伏组件硅料价格高昂,阻碍了光伏装机速度,致使光伏玻璃出现过剩现象,累库明显。另外,光伏玻璃产业利润不佳,也导致了计划中的产线纷纷推迟投产,2021年实际投产率不超过50%。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是长期向好是肯定的,目前,光伏玻璃在建产线及明年计划点火的仍有4.34万吨的日熔量,但具体投产情况可能不及预期,按照2021年的投产率大体估算,2022年也许只有2万吨的日熔量,主要还是看硅料、电池等组件价格能否回归合理区间,带动光伏装机速度加快,提高光伏玻璃需求增长。

四总结及展望

回顾2021年,由于浮法玻璃及光伏玻璃的需求预期被看好,支撑纯碱期价从年初就开始稳步上涨,9月份能耗双控政策导致的阶段性供给紧缩更是将纯碱价格推上了顶峰。紧接而来的便是煤炭大幅下跌,成本支撑坍塌,浮法玻璃终端需求不佳显现出来,连续几个跌停后,纯碱快速从顶峰高点下来,而在长期的累库压力下,纯碱一时难改弱势局面。目前,市场上对纯碱后市走势分歧较大,多空博弈焦灼。一方面纯碱处于高供给、高库存、高利润的格局,下游玻璃厂利润不佳下对高价碱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减少原料采购,等待碱厂降价;纯碱企业则认为玻璃厂的刚需还在,对下游冬储补库的预期较为乐观,坚持挺价,这也造成了碱厂的快速持续累库,库存达到了历史高峰,以及基差修复逻辑迟迟得不到兑现。对于2022年的预期,我们认为在180万吨的库存压力下,连云港产能退出短期对供给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纯碱上半年的供给将保持宽松;下半年,产能退出影响有所体现,库存被消化后加上装置集中检修,供给将有所收缩。需求方面,房地产长周期转弱导致玻璃终端需求不佳,价格仍存下行趋势,冷修预期增大,但光伏玻璃长期向好,带动纯碱需求稳步增长。总的来说,预计纯碱价格上半年将维持弱势,下半年可能在供需偏紧的结构下有所增强,操作上建议空近月多远月。(来源:鲁证研究)

声明:

1、本网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进行的操作,风险自负,与本网无关。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

冯先生 150 6369 5366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 181 0636 2208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郎先生 139 5367 8277(出口)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葛先生 138 0536 2163(内贸)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传:0536-7601368
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
微信扫扫惊喜不断
版权所有:山东昊星硅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金山科技 鲁ICP备16049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