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占全球PVC接近60%的市场份额,在可预见的未来,亚太地区还将继续引领全球PVC需求增长。北美和西欧市场经过前几年的严重衰退后已重新恢复增长,不过预期增速仍然较缓慢。
新兴经济体引领市场增长
建筑业是PVC树脂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在中国,虽然建筑业增长有所放缓,但未来PVC市场还将以高于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增速继续增长。在印度,随着新政府实施“印度制造”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PVC树脂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印度目前PVC人均年消费量仅为2.5千克,远低于6.1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预计未来10年印度PVC市场需求将维持7%的年均增速,并成为世界的主要驱动力。
中东欧、东南亚、南美地区PVC需求也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过去几年受宏观经济走软影响,美国等建筑市场不振影响了PVC需求增长,目前来看随着建筑市场回暖,将带动PVC树脂需求以2.5%的年均增速上升。在西欧,地中海国家需求似乎已经触底,而德国、法国和英国需求相对稳定,预计未来几年西欧地区PVC整体需求年增速将维持1.8%的水平。
产能过剩困扰行业发展
IHS化学公司的分析师预测说,未来世界PVC行业将继续受产能过剩困扰。2001~2007年全球PVC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8%,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急剧放慢,2008年需求大降9%,2009年继续下跌2.5%.2010年随着需求的回暖,PVC市场恢复增长,但增速保持平缓,之后的 3年多平均年增速仅为3%,2013年世界PVC需求仅3900万吨,与此同时各地的生产能力已迅速增加至5850万吨,年净过剩量高达2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全球PVC产能仍将远远超过需求。
不过,各地区供需状况差别很大。北美生产商日子将相对好过,不仅因为他们能够享受到页岩开发的能源和乙烯资源优势,而且还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产业合理化和重组。另外,由于其他乙烯衍生物利润率更高,北美投资者不会选择扩大乙烯基树脂生产能力。
亚洲地区产能过剩程度和分散程度相对其他地区更严重,未来市场供应过剩问题将更突出,特别是中国。2006~2013年,中国PVC产能增加了 1960万吨,达到2790万吨。同期PVC需求仅增长630万吨,达到1450万吨,产能过剩量高达1340万吨,占全世界产能过剩的67%.耐森特亚洲公司预测,至2018年中国还将净增PVC产能700万吨。
产能的严重过剩已造成全球PVC行业开工率迅速下降,2007年全球开工率为88%,2013年则降至72%,预计今年全球开工率为77%.耐森特亚洲公司称,随着世界需求的改善,未来几年PVC行业开工率将缓慢提高,预计2020年之前维持85%左右。
世界贸易流向继续改变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并持续维持低位,全球乙烯基树脂产业链也受到影响。未来美国和中国PVC出口将逐步扩大。
北美PVC行业开工率回升。IHS化学公司分析指出,2013年北美地区PVC平均开工率达到86%,未来几年将上升到90%以上。市场人士认为,北美PVC行业回升主要得益于出口拉动。北美地区需求恢复到衰退前水平预计至少还需10年。
据分析,2016年北美PVC产能将增至900万吨,将远远超过本地区需求。然而,依靠该地区的乙烯和能源成本优势,当地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未来北美将有更多PVC产品进入近邻的南美市场,还包括中东甚至亚洲其他市场。2010至2015年,北美PVC年出口量基本维持在 150万吨,预计到2020年以后,出口量将进一步增加至300万吨。
就中国而言,随着原料成本结构和市场的改变,中国PVC供应格局也正在变化,由2010年净进口100万吨转变成2015年净出口50万吨,预计到2020年净出口将扩大至100万吨,出口目的地将包括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中东地区。
TDI市场行情
长期以来我国TDI产能呈现稳步增长的形势,然而自2011年起,国内TDI行业产能开始出现过剩。据化工在线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 TDI产能为106万吨/年,国内自给率为105.5%,其中约73.6%的产能位于沿海地区。国内产能增加使TDI进口量逐年减少,出口量则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TDI主要用于生产软泡聚氨酯,这部分约占到TDI消费结构的80%以上,其他用途包括涂料、硬泡、胶黏剂和密封体等。尽管目前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放缓,但亚洲其他市场如印度等,近年来增长也较快,对汽车需求日益增加,并且当前的汽车生产商对汽车轻量化越来越推崇,使用软泡聚氨酯生产的汽车坐垫能有效提高燃油效率。随着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以及节能技术的发展,未来节能环保型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新宠。由此看来,TDI未来出口潜力仍然很大,并且自我国出口至亚太地区其他国家距离短的优势也尽显其中。
此外,国内TDI已于2015年5月1日起从剧毒危化品降级为一般危化品,此举将给未来TDI市场带来较大变动。它降低了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也降低了进入该产业的投资门槛,未来TDI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随着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和近几年的产能扩张,TDI市场价格自2012年达到顶峰之后,价格就持续走低,在2014年显得尤其明显,其市场价格几乎未曾有过大幅度的反弹,价格接连下行,不断创新低。国内TDI市场产能过剩,货源供应较多,且我国宏观经济下行使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加之上游原料价格的大幅下跌,都成为其价格走低的重要因素。直至今年2月份价格下跌至5年来的新低点11900元/吨,在厂商联合拉涨价格的前提下,TDI市场价格才开始反弹。虽然目前国内TDI市场仍处于僵持状态,下游按需采购较多,但7月和8月是TDI传统消费旺季,预计后期TDI价格或将上扬,不过期望值不宜过高。
综合而言,尽管现阶段我国TDI产能轻度过剩,但是随着未来国内TDI市场需求保持一定增速的态势,并且此前处于规划中的产能暂未见报道有投产计划,预计未来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会太严重。
近些年,国内TDI生产商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主要出口至亚太地区国家,约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特别是印度的需求持续增加,加大出口成为可能。当然,同样拥有TDI生产技术的日本和韩国,将成为争夺出口市场份额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