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回落之后,国际油价在3月底开始强劲反弹,持续9周涨价,仅仅4月,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纷纷上扬超过20%。然而,相对于原油自身疲惫的基本面来说,现在处于溢价水平,油价随后将下跌,恢复原油市场平衡。
国际油价短期来看,此轮涨势或将延续;但从中长远看,油价将会下跌。此轮油价上涨,一方面源于作为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进口740万桶/日)进一步采取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美国原油库存减少,美元指数回调。同时,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也在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美国的钻井数量减少到2010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从而使产量增长放慢,减少供应过剩压力。而油价的涨跌根本上来说是受供求影响,去年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供严重大于求。而就目前来说,市场很难对油价进行持续拉升。,国际原油供给不断扩大,各国纷纷加入市场争夺战中,但石油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决定了未来国际油价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可能性较小。
原油供给方面: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主要OPEC产油国已经增产,试图在伊朗经济制裁取消之前提高市场份额。4月份,沙特石油日产量达到1030.8万桶,实现连续两个月增长,创30年以来的新高。5月初,伊拉克石油部发表声明称,该国4月份的石油出口升至创纪录的每日308万桶。欧佩克国家目前每天产量比需求仍然高出200万桶。这种情况将可能一直持续到2016年。国际能源署(IEA)将2015年非欧佩克日产量增幅预期上调20万桶,至83万桶。俄罗斯4月份的日均产油量同比提高18.5万桶,巴西第一季度原油产量增长了17%。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不愿意削减产量和非OPEC产量增加两力结合被视作油价下跌的一个关键因素。
原油需求方面:欧佩克的报告表示,尽管年初某些国家经济放缓,但整体世界经济增长将在年内继续复苏,这将会提振2015年原油需求,去年全球的原油需求增加了96万桶。过去几个月内,欧佩克一直预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将会加快。12日的这份报告将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从上个月预期的117万桶上调至118万桶,意味着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总量将达到9250万桶。其中,预期中的增长将有一半左右来自中国和中东地区。美国由于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量的增加,原油需求预期有所上升,而欧洲今年第一季度的石油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总体而言,原油仍处供过于求状态。
关于未来油价的走势,欧佩克月度报告刊出之前,《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称,据得到的一份欧佩克成员内部会议上使用的战略报告草案,欧佩克预计在最乐观的情境下,2025年油价位于每桶76美元左右。这反映了欧佩克对于美国同行有能力应对低油价、并不断提高石油产能的担心。这份报告还预期了油价如果在2025年回落至每桶40美元时可能出现的情形。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1-4月份原油进口1.11亿吨,同比增7.8%;原油出口152万吨,同比增加500%。中国4月份原油进口3,029万吨,同比增8.6%;中国4月份原油出口44万吨,上年同期未出口原油。4月份,中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这个数值相当于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的7.7%,更是小幅超过美国每日720万桶的进口量。中国也再度超过美国,成为月度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政府出来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回暖的政策,则5月仍会延续这一趋势。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最新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增长3%至5.34亿吨,相当于约1007万桶/天。上述《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超过5.18亿吨,石油进口继续增长,全年石油净进口约为3.08亿吨,同比增长5.7%。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并有望于今年首次突破60%,到2035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可能接近80%这一高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更需要提前布局,构建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比如增加国际石油储备,进口市场更加多元化。从国内而言,应该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开发更多可替代能源和产品;国际上,我国石油公司应该有更大的影响力,拿到更多资源,保证我国原油的来源是稳定的、可操控的。
原油价格下跌对上游行业的影响,上游主要是对原油开采的企业,这类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很难退出开采行业,一般会想办法缩减产量,利用这个间歇期尽快进行生产设备维修升级,同时缩减了资金投放规模。
油价下跌对下游行业的影响是明显的,且大多是受益者。首先是炼油业。油价下跌会直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盈利会增加;然后是其它化工子行业,如塑料、化纤、橡胶等,成本下降,盈利能力上升。
石化行业——以原油及其常减压、催化重整轻质油等为原材料的炼化企业。有关机构预测石油价格每下降1美元/桶,将降低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全年原油采购成本分别为7亿元、1亿元左右。
塑料制品及电子制造——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基本来自石油乙烯和炼油装置,原油价格的下跌将大大降低合成塑料的生产成本,对塑料占成本比重较高的电子制造公司影响也较大。
化纤——合成化纤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橡胶制品——橡胶制品的原材料主要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原油价格的下跌将降低合成橡胶的生产成本并拉动天然橡胶价格下行。
农药——农药行业对苯的需求量较大,而苯的价格直接与原油价格相关,在油价走跌时,农药行业的利润将有可能上升。
替代能源的兴起,是建立在油价上涨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油价上涨刺激了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率,油价下跌,势必为替代能源带来经营风险。替代能源有两个重点,一是煤基替代液体燃料,包括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等,二是生物液体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等。
煤化工——原油价格下跌,如果煤价下跌幅度远远小于原油,煤化工中主要的煤制油和煤制甲醇项目等成本优势就不明显了。有专家预测,原油价格若是低于70美元/桶,就断绝了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可行性。
基础化工——化工行业遍及自上端石油到下端最终消费品的整个产业链。产品价格传导的实践性表明,化工产业链上端产品与石油的价格传导效应明显强于化工产业链下端产品与石油的价格传导效应。由于化工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成本构成中折旧占有绝对比重。因此,化工产业链不同上下端的价格传导效应差异使上端的基础化工企业实际受益油价上涨。在油价下跌过程中,这类企业盈利将面临业绩下降的放大效应。一方面,在产销量增长的前提下,而油价下跌传导的基础化工品价格下降,则这类企业的营业额整体反而下降。与此同时,产品价格下降及单位折旧成本在营业额下降时的相对上升,有望挤压该类企业毛利率,结果致使该类企业的利润下降幅度超过了收入下降幅度。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原油价格不但影响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还关系到整个经济形势而影响到下游和终端的需求。油价某种程度上与化工板块的景气程度呈正相关,油价涨得高,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上涨,终端需求旺盛。油价下跌,伴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需求疲软。
附录:
原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实物商品之一,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原油价格历来和美元汇率是紧密挂钩,其交割和计价基本都是用美元来结算,所以美元汇率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原油作为战略工业品,其受基本的供求关系影响很大。原油价格的波动受众多的因素影响,除政治、经济、技术外,美元指数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由图可以得出;美元指数与原油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联 系 人:
冯先生 15063695366
电子邮箱:wwfffjm@vip.163.com
孙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电子邮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电子邮箱: 524048772@qq.com
刘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电子邮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内贸)
电子邮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内贸)
冯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168号
电话传真:0536-7601368
公司网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