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受疫情拖累、中下游开工延迟忧虑,节后首个交易日玻璃期货追随周边市场集体下挫,主力2005合约首日跌幅超过7%,后半周随着新药的发布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
上游供需,节后物流运输不顺畅,加之下游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复工、而刚需大户多以消耗节前库存为主,纯碱企业出货严重受阻,库存继续累积,开工有所回落但仍在较高水平。
自身开工,因为生产的连续性要求,节日前后玻璃厂家开工变化不大。节后首周受疫情影响下游深加工企业复工延后,加之物流运输受限,玻璃厂家出货慢,库存持续攀升,个别原料紧张的厂家开始出现小幅度限产。
下游复工,根据目前各省、市开工计划来看,我们预计玻璃下游深加工企业及汽车制造业复工推迟2周、终端建筑工程推迟3周才能恢复。不过下游实际复工节奏取决于工人返工情况,交通运输部截止2月8日的数据显示,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7万人次,同比减少85%,工人返城之路依然艰巨。
库存推演,按照目前疫情发展及中下游复工计划,我们乐观估计玻璃库存拐点可能在3月中下旬左右出现。预计2月中旬开始,随着下游深加工企业的陆续开工,厂家库存上涨幅度会有所减缓,但整体库存能降到合理位置,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因此,整体来看,虽然经过一周消化目前市场整体情绪趋于缓和,但考虑到当前新增确诊和新增疑似病例绝对水平依旧处在高位,加之铁路客运量数据显示工人返程迟缓,我们预计中下游大规模复工至少有2-3周延迟。此外受制于成本约束玻璃生产企业开工下滑幅度有限,因此乐观估计玻璃生产企业库存还有4-5周才会见到高点,而且由于库存同比涨幅较大,消化到合理水平需要一定时间,这对5月合约的反转非常不利。
一、节后首周玻璃期现货市场表现
受疫情拖累、中下游开工延迟忧虑,节后首个交易日玻璃期货追随周边市场集体下挫,主力2005合约首日跌幅超过7%,后半周随着新药的发布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
节后首周国内玻璃现货市场交投清淡,整体价格维持节前水平。当前下游深加工市场尚未正式开工,下游需求寥寥,加之物流运输限制,贸易商接货意愿普遍偏低,生产企业产销情况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分。分区域来看,华东及华南地区市场零星启动,价格基本维持年前水平,京津冀地区个别企业报价环比松动,以求下游接货缓解库存压力。
二、疫情现状
Wind资讯截至2月9日24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40235例,累计疑似病例23589例,死亡909例,累计治愈出院3283例。其中新增确诊病例3073例,新增疑似4008例。
新增病例数量的变化能说明疫情拐点到了吗?2月7日,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我估计拐点到来还有几天。新增病例是一个重要指标,现在看起来,新增病例没有继续明显增高,这是个好事。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拐点就来了,言之过早。因为新增确诊及新增疑似病例绝对值依然处在较高水平。
三、对上游供需影响
节后物流运输不顺畅,加之下游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复工、而刚需大户多以消耗节前库存为主,纯碱企业出货严重受阻,库存继续累积,开工有所回落。产能方面,山东海天基本恢复正常生产,中盐昆山6日停车检修6天左右,淮南德邦、实联化工开工负荷下调至6成。
隆众资讯统计,截止2月6日当周,纯碱装置开工75.59% ,环比下降3.49%;纯碱库存保持增加趋势,库存 99.75万吨,环比增加10.68万吨。整体来看,重碱终端玻璃厂家因原料问题略有减产但整体开工仍在较高水平,预计后期运输逐步恢复后下游补库需求将有利纯碱特别是重碱库存的消耗,关注疫情发展及物流恢复进度。
四、玻璃自身产线及开工情况
因为生产的连续性要求,节日前后玻璃厂家开工变化不大。节后首周受疫情影响下游深加工企业复工延后,加之物流运输受限,玻璃厂家出货慢,库存持续攀升,个别原料紧张的厂家开始出现小幅度限产。隆众资讯统计,截止2月6日当周,玻璃厂家开工84.48% ,环比下降0.54%。
产能方面,天津信义玻璃一线1000吨放水冷修;沙河金仓玻璃生产线600吨由于环保排放不达标,焖炉整顿,没有进行正常的生产;此外原材料短缺、库存压力大,多地企业启动限产(湖北、河北两地较为集中,山东部分企业)。业内人士预计此次限产阶段性影响产能约2%,不可能持续太久,因为减量20%吨成本增加30-40元。
五、下游及终端复工计划
我们知道,约75%玻璃直接或间接用于建筑行业,包括:房建、基建、厂房建筑等等;还有15%玻璃用于汽车制造。
根据Mysteel截止2月8日调研的各省、市下游终端开工情况,我们预计,在疫情不再扩展的情况下,全国制造业较往年平均推迟2周开工、建筑业平均推迟3周开工。也就是说玻璃下游深加工企业及汽车制造业复工推迟2周,但终端地产大多推迟3周才能恢复。
不过下游实际复工节奏取决于工人返工情况。现在全国各地所采取的严格城市管控措施,以及输入地严格的落地管控措施,工人返城之路依然艰巨。交通运输部截止2月8日的数据显示,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7万人次,同比减少85%。
六、玻璃库存推演
玻璃库存季节性趋势明显。分季节来看,一季度库存急速增长,因气候及春节因素影响,需求大幅收缩,生产企业持续累库;二季度工厂开工晚,补货需求推后但来势凶猛促使库存快速消化,冷修产能陆续点火;三季度,地产进入需求旺季,贸易商囤货意愿加大,产能投放速度加快,库存震荡下行;进入四季度,旺季延续库存去化至11月,北方需求才逐步转淡,贸易商开始增加自身库存消耗,生产企业库存去化缓慢。
2020年受疫情影响玻璃春节前后累库幅度远超往年同期水平。终端需求复工节奏较往年明显放缓,贸易商及下游深加工企业游接货积极性偏弱,部分地区企业销售系统也仍处于半停滞态势,物流方面也进一步抑制了厂家的库存消化,生产厂家库存加速累积。隆众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当周,样本生产企业库存288.6万吨万吨,环比+24%,同比+56%。
按照目前疫情发展及中下游复工计划,我们乐观估计玻璃库存拐点可能在3月中下旬左右出现。预计2月中旬开始,下游深加工企业降陆续开工,玻璃厂家库存上涨幅度会有所减缓,但整体库存能降到合理位置,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七、小结
整体来看,虽然经过一周消化目前市场整体情绪趋于缓和,但考虑到当前新增确诊和新增疑似病例绝对水平依旧处在高位,加之铁路客运量数据显示工人返程迟缓,我们预计中下游大规模复工至少有2-3周延迟。此外受制于成本约束玻璃生产企业开工下滑幅度有限,因此乐观估计玻璃生产企业库存还有4-5周才会见到高点,而且由于库存同比涨幅较大,消化到合理水平需要一定时间。